教师队伍
光电成像与信息工程研究所(按姓名拼音排序)
柯钧
性别:女
职称😳:副教授
学历:博士研究生
所在学科:光学工程
研究方向:计算光学成像、高速成像、高分辨率红外成像🥧、三维成像、超分辨率成像
教师介绍
教师个人主页:http://teacher.bit.edu.cn/jke/
一、个人简介
柯钧,女,1974年8月出生于河北🤞🏽,博士👩🏿⚖️,2012年提升为副教授,2017年聘为博导。长期在光学工程和计算光学成像领域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,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光电图像处理⚱️、高速成像、高分辨率红外成像♗、三维成像🧍♀️、超分辨率成像、及快速图像恢复算法等方面。主持多项省部级以上项目,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、以及十三五预研项目等。在Optics Express、Optics Letters、及Biomedical Optics Express等国际及国内期刊和会议文献上发表论文五十余篇。2018年和2019年分别受邀在Imaging and Applied Optics Congress会议和Photonics Asia上作邀请报告🌿。申报专利7项🧑🎨,其中3项已授权🙍🏽♀️。参与撰写出版专著《Optical Compressive Sensing》。主讲《光电技术基础与实验》(本科),《激光测距技术与应用》(本科)🐺,《数字视频与实时图像处理技术》(研究生)课程🧖🏼。已毕业硕士生6名,在校博士生2名,硕士生3名。担任国际会议COSI(Computational Optical Sensing and Imaging)会议2019年及2020年Program Chair🥭,Optics Express2019年COSI特刊编委。国际会议Computational Imaging 2018~2020👧🏼👩🏼🔬,SOLAR2011~2014,IS2012,SRS2014组委会成员🤜🏼,IEEE、SPIE👩🏼🎤💂🏽♂️、OSA、及中国光学学会会员🙆🏼♀️。IEEE, JOSA,Applied Optics, Optics Letters, Optics Express 等国际期刊审稿人。
二🤴🏼💂🏻♀️、教育经历
1996年,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AG尊龙凯时,学士B.S🧒;
1997年🧑🏿🏭,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AG尊龙凯时👧🏽,硕士M.S🐎🫳🏿;
2002年,美国普渡大学数学系,硕士M.S🧕🏼;
2010年🪀,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👩🏿,博士Ph.D🤹🏿♂️,导师:Mark A Neifeld。
三🏀🔆、工作经历
2010-2012,香港大学电子电机工程系,博士后研究员👩🚀,合作导师💑:Edmund Y Lam🌷;
2012-至今,尊龙凯时平台🐞,教师🚣🏼♀️。
四、研究领域
1. 光学工程;
2. 计算光学成像;
五、学术兼职
1. COSI会议2019年及2020年Program Chair;
2. Optics Express2019年COSI特刊编委;
3. 国际会议Computational Imaging 2018~2020,SOLAR2011~2014,IS2012,SRS2014组委会成员
4. IEEE、SPIE、OSA、及中国光学学会会员🧙🏼♀️;
5. IEEE,JOSA,Applied Optics, Optics Letters, Optics Express 等国际期刊审稿人
六🚨、代表性学术成果
01. 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🛂,复杂结构失稳特征的长时高速高分辨测量仪器研制,2018-2022,参与
02.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,61675023,可见光与红外双波段时域压缩高速成像理论与方法研究,2017-2020,主持
03. 十三五预研项目,基于并行压缩感知理论的高分辨率红外成像技术,2016-2020,主持
04.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,61307022,压缩感知LIDAR三维成像原理与方法研究🚴🏻,2014-2016🧑🏻🔬,主持
05.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新教师类项目🧘♂️,双波段压缩成像理论与方法研究🙎🏿,2014-2016👮🤸🏽♂️,主持
06. <>, CRC Press, 2016。
07. 柯钧·,张临夏✌🏻,周群,压缩感知在光学成像领域的应用综述,光学学报,2020,已录用
08. Zhou Qun🧑🏭,Jun Ke*,Edmund Y. Lam,Near-infrared temporal compressive imaging for video,Optics Letters, 2019, 44(7).
09. Jun Ke*🚯,Edmund Y. Lam🙅🏽♀️, Fast compressive measurements acquisition using optimized binary sensing matrices for low-light-level imaging♨️,Optics Express,2016👩🏻🎓,24(9):9869-9887🚀。
10. Jun Ke*🈺,Edmund Y. Lam🪶,Object reconstruction in block-based compressive imaging,Optics Express➔,2012,20(20):22102-22117。
11. Jun Ke,Edmund Y. Lam,Image reconstruction from nonuniformly spaced samples in spectral-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,Biomedical Optics Express,2012,3(4):741-752。
12. Zhimin Xu,Jun Ke✢,Edmund Y. Lam🛄,High-resolution lightfield photography using two masks,Optics Express🙍♂️,2012,20(10):10971-10983⛔️🧑🏼🏫。
13. Jun Ke🐷,Ting-Chung Poon,Edmund Y. Lam,Depth resolution enhancement in optical scanning holography with a dual-wavelength laser source👐🏻,Applied Optics👃🏽,2011🕠,50(34):H285-H296👩🚒。
14. Jun Ke , Amit Ashok🛐,Mark A. Neifeld🕥📃,Block-wise motion detection using compressive imaging system👨🏻🦳,Optics Communications,2011,284(5):1170-1180。
15. Mark A. Neifeld𓀒,Jun Ke*,Optical architectures for compressive imaging,Applied Optics🧜🏼♀️🫰🏼,2007🌻,46(22):5293-5303。
16. 柯钧,刘钢萍,一种获取全波形激光LD高分辨率数据的深度学习方法,2019.10,中国,201911001708.8
17. 柯钧,张临夏🧘🏿♀️,一种采用DMD的并行时空域联合压缩成像方法及装置🚴🏽♂️,2019.9, 中国,201910846205.4
18. 柯钧; 周群, 一种双波段时域压缩感知高速成像方法及装置2019.1.7 中国, 201910011622.7
19. 柯钧, 一种时域超分辨压缩感知全波形激光LD测距方法及装置 2017.11.22, 中国, 201711172883.4
20. Kathrin Berkner; M. Dirk Robinson; Jun Ke, Adjustable Multimode Lightfield Imaging System, 2011.3.31, 美国, US 8143565 B2
更新时间:2019年11月